[本站 新能源]3月29日,長城汽車正式發布了氫能戰略,將從2021年起分三個階段逐步實現碳中和。車規級“氫動力系統”解決方案――氫檸技術,也在發布會上亮相,基于該技術的首款中型燃料電池SUV將于年內亮相。
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鼓勵引導政策密集出臺,我國氫能發展呈現出新一輪熱潮,而熱度持續升溫的碳中和、碳達峰話題,也使得作為減排有效途徑的氫能產業被持續關注。
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氫動力系統的開發是車企關注的重點。發布會上,長城汽車推出自主研發的車規級“氫動力系統”解決方案――氫檸技術,涵蓋了整套車規級研發體系和氫電平臺、電堆平臺、儲氫平臺三大技術模塊,具備了200kW高功率燃料電池、60%高效率電堆、100℃工作溫度、25000小時壽命以及物聯網和能聯網能力等技術優勢。
『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體系』
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體系建設上,氫檸技術對燃料電池整車、動力總成、系統、零部件及材料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定義,提出了500個以上硬件需求及5000項以上軟件需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燃料電池汽車整車研發體系,從而確保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性能與可靠性。
『氫燃料電池發動機』
氫電平臺方面,氫檸技術涵蓋了商用車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石墨板電堆)和乘用車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金屬板電堆)的技術和產品,能實現電堆實時健康診斷、零下30℃快速冷啟動,高效的氫氣引射循環技術和12萬轉空氣壓縮機也是氫檸技術的亮點。而模塊化的產品系列,則能滿足客戶從千瓦級到兆瓦級功率范圍的需求,具備拓展到軌道交通、船舶、航空、氫能發電、大功率備用電源等應用領域的潛力。
『氫燃料電池電堆』
在電堆平臺的設計上,氫檸技術已經具備了大功率電堆的材料選型、結構設計、性能仿真、制造工藝的全套能力。150kW自主電堆將于2021年投放市場,較低的鉑金屬催化劑用量也使氫檸電堆更具成本優勢。
『70MPa IV型車載儲氫瓶』
儲氫技術方面,氫檸技術在高壓氣氫和低溫液氫兩種儲氫方式上均有布局,自主設計開發的70MPa IV型車載儲氫瓶、多功能氫瓶瓶口閥、多功能減壓閥是氫檸技術在儲氫平臺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配套氫安全管理系統、高壓容器檢測能力,使氫能在汽車的應用上,更加安全、高效、高密度。
『氫能源產業鏈』
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上,氫能產業鏈的打通和完善也是關鍵一環。長城汽車已經完成了綠電、氫+電儲能、燃料電池應用等領域布局。在綠電方面,長城極電光能,開發的新一代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已經實現了破世界記錄的20.01%的光電轉換效率。在大規模儲能應用方面,長城汽車氫+電儲能系統與燃料電池聯合供電,為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存儲提供方案,為移動和固定式能源綜合利用奠定基礎。
基于氫檸技術和氫能源產業布局,長城汽車提出了2021-2025年開啟氫時代,聚焦氫示范;2025-2035年發展氫經濟,開放氫生態;2035-2050年建成氫社會,貢獻碳中和,三階段的愿景。為實現這一愿景,長城汽車將于今年完成全球首款中型燃料電池SUV的量產,落地全球首個100輛49噸氫能重卡,并在2025年前重點圍繞公交/大巴+重卡/物流車+乘用車三大應用平臺展開推廣運營,推動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和氫能產業商業化,目標到2025年實現全球氫能市場占有率前三。
發布會最后,長城汽車股份公司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簽訂了碳中和認證評測體系戰略合作協議,長城控股旗下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則與同濟大學簽約,共同成立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服務聯合研究院,通過合作共同推動氫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被寫入“十四五”規劃,氫能源產業或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但要讓氫燃料電池汽車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氫能源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控制都是無法一蹴而就的。長城汽車將于今年量產的首款燃料電池SUV自然備受期待,而其在氫能源產業鏈的全面布局更是彰顯了企業加快推進氫能商業化落地的決心。隨著加入氫能源賽道的企業越來越多,未來綠色出行的新前景,也將逐漸展現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