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的廣告法實施以后,車企為自己產品做宣傳的時候也變得很小心,像最、首個、第一等關鍵詞都得很謹慎地用,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踩雷。但威馬這回卻很有自信地給W6冠以國內首款無人駕駛量產車型的頭銜,連我都有點替威馬擔心,要是翻車了那可丟臉丟大了。
其實今年2月份我已經摸過這臺威馬W6,可惜當時條件所限,沒法辦進行實測體驗。而這次聽說威馬W6已經把這個功能給開放了,于是我又跑來上海,幫大家研究一下它那套“無人自主泊車系統”究竟有多厲害,這款SUV又值不值得入手呢?
HAVP(無人自主學習泊車)好用嗎?
對于自動泊車這項功能,也許多數人的理解還停留在“與其等系統幫我泊車,還不如我自己一把倒進去方便”的階段,認為自動泊車挺雞肋的,在老司機眼里可謂毫無實用性,屬于最最初級的自動駕駛。
但試想一下,把車停在自己家的電梯口,隨后車輛便會自己尋找合適的車位停車;又或者滂沱大雨中,車輛自行從停車場自行開到酒店門口來接你。不知道這樣的使用場景,又能否改變你對自動泊車的固有印象呢?我說的這些,便是威馬W6搭載的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具備的功能。
不過AVP也分有兩個階段:HAVP(無人自主學習泊車)和PAVP(無人高精地圖泊車)。后者基于停車場的高精地圖,可以實現跨層停車,自行靈活尋找車位等操作,但目前仍需等待OTA升級后才能使用。
目前威馬W6開放給車主使用的是HAVP(無人自主學習泊車)。HAVP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家里或者公司有固定車位、車位離電梯口不能超過100米、需要人工事先操作一次停車入庫和出庫,讓車輛辨別路線和停車場環境,再通過4G/5G網絡上傳至云端進行路徑計算,然后把計算結果返回車機。
聽起來操作好像很復雜,其實威馬APP上面有視頻教程,而且車機上的引導信息也算清晰明了。除了通過云端生成路徑的時間比較長,估計是4G網絡速度不太給力的原因以外,操作上沒啥需要特別注意的。
當路徑生成以后,我們通過手機APP便能把讓車子自行泊車或者從停車位召喚過來,行駛過程中要是有行人、其它社會車輛經過,威馬W6也會采取制動,待確認安全以后再繼續行駛。而且車輛泊入車位和泊車的車位的動作很穩定,停穩后的位置也剛好處于劃線中心區,表現比預期要好。
說實話,HAVP存在一定的使用門檻,但只要你符合條件,那全過程的體驗還是挺不錯的,習慣以后估計每次回家都懶得停車了。但對于家里沒有固定車位的朋友,HAVP的實用性確實打了折扣,得等到PAVP上線后才能實現更好的互補。
但需要留意的是,當下自動駕駛的發展速度遠高于法律的完善程度。對于因使用L4級自動駕駛所導致的以外事故,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責任劃分。因此HAVP限定了使用場景在停車場內,起碼環境的復雜性較開放道路低,而且在使用過以及程中得由車主一直摁著APP上的行駛按鈕。同時威馬APP上也明確告知了車主得在目視范圍內使用HAVP,還得留意車輛周邊的行人和其它車輛,避免潛在的碰撞風險。
從車機的智能到場景的智能
上次靜態體驗期間已經簡單試用過W6的車機系統,不過當時很多功能未開放,談不上多么深刻的印象,這次花了半天的時間認真玩了一下車機。
首先得肯定的是,在高通驍龍8155(可以理解為車規版855,2019年安卓旗艦手機的水平)芯片的加持下,車機的流暢度和反應速度確實沒法挑毛病。尤其基于科大訊飛為內核的語音識別系統甚至能秒懂我的語音指令,10來字的長語句也能準確識別,高算力芯片帶來的效果算是立竿見影的。
功能方面,威馬W6搭載了與華為合作的“華為智慧助手”,其內置了常見的在線娛樂APP,包括華為視頻、華為音樂等。不過我在車上沒找到第三方應用下載的入口,不確定日后能否通過應用市場來下載其他APP。
值得一提的是,威馬W6搭載了集成度更高的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允許用戶通過編程了實現個性化的智能場景體驗。其實很多新勢力車企如今也把智能化的重心放在場景化的體驗上,譬如車內安裝投影儀和幕布,一鍵放倒座椅就能進入看大片模式;副駕前面單獨設置的液晶屏,專門供副駕看片用等等。
但這些都是工程師們站在主機廠的角度來構思用戶的使用場景,而實際上每個純電動車主都有五花八門的出行需要,堪稱眾口難調,總有某部分用戶的需求無法被照顧到。而威馬W6則把這部分的權限開放給車主們,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設定車子在某個時刻,或者某個觸發條件下,駕駛輔助配置、車窗、座椅、空調、駕駛模式、音樂、氛圍燈均有相應的組合和設定。譬如下班時,我喜歡一上車就聽周杰倫的歌,那W6就能通過這個場景編程來實現。反正25項功能,200多項組合,總能讓你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套。
另外,威馬W6所搭載的Living Pilot 3.0智行輔助系統相比老版本增加了撥桿變道(ALC)、交通擁堵引導(TJP)、自動導航輔助駕駛(NLP)等實用功能,由于試駕當天條件所限,只能在路況頗為通暢的道路上進行體驗,主要的印象有幾點:
1、ACC自適應巡航的跟車和制動動作比較自然,不會有十分突兀的加速和剎車。5個77GHz毫米波雷達、2個高清前視攝像頭、4個高清環視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的硬件顯然居功不少。
2、擁堵狀態下,威馬W6能夠在30秒內自動跟隨前車起步,并且這個時間會有讀秒倒數提示,應對走走停停的市區道路挺好用的。
3、車道線識別和車道保持居中的能力還有待提升,角度稍大的匝道需要人為接管。主觀感受上和第一梯隊的小鵬、特斯拉仍有一點差距。
開起來怎么樣?
前置單電機、前輪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225N·m,官方百公里加速7.9秒,從這些參數上能大概想象到威馬W6在動力設定上顯然以家用SUV的角度為出發點。
而實際開起來也確實如此,它的加速力度稱不上炸裂,放在純電SUV里面屬于中規中矩的范疇,但比起很多同等尺寸的燃油SUV,威馬W6還是有明顯優勢的,起碼100km/h以內不會有任何乏力的情況。
換個角度來看,對于威馬W6而言,犧牲一點加速性能,換來更長的續航里程的做法還是值得的。目前高低配車型分別有NEDC 520和620km兩個版本,即使入手低配版本,也能減輕續航焦慮的問題。有了足夠的續航作支撐,W6在動能回收的標定上也能照顧大多數人,特別是從燃油車切換至純電動車的朋友。
在強、弱、關閉三擋的動能回收設定中,最強那擋的回收力度也比不能調節動能回收的Model Y要弱,正常狀態下設置為中間擋位便足夠了,乘客坐得舒服之余,主駕位置的同學也不需要刻意去適應。不過要指出的是,從松開電門到動能回收的制動力矩建立之間,存在著大約0.5秒的間隙,說人話就是過渡不夠自然、有段落感,希望以后能通過OTA升級改善這處細節。
至于底盤動態方面,威馬W6的懸掛調校很能討好中國用戶的口味,特別在處理小幅度的起伏路面時,動作足夠柔和,車身姿態比較淡定。不過激烈駕駛,或者比較高速度攻彎時,你會嫌棄它的懸掛支撐不太夠,轉向手感上也沒法給你更多的信心,而且速度上來以后,A柱位置的風噪聲還挺明顯的,因此佛系的開車風格和威馬W6最般配。
寫在最后
前前后后和威馬W6親密相處了兩回,其實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并不是它的無人泊車系統,而是它在不同用車場景的智能化思考反而比不少新勢力車企都要走得遠。這意味即使拋開無人泊車系統和駕駛輔助系統后,它依然能給予車主特別新鮮的智能化體驗,這也是威馬這回另辟蹊徑的明智之處。
當然了,威馬還是得加快無人泊車系統,尤其是PAVP的全面普及,這樣才能給威馬W6構建足夠深的護城河。畢竟16.98萬元的起步價能買到一臺中型SUV,看起來挺有戲的。但無人自主泊車系統得20.98萬元的ACE極智版才有配備,而20萬以上的純電SUV也有更多選擇余地,包括大眾iD.4、Aion LX等等。這么看來,威馬W6的壓力還真不小。
【威馬W6 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車機流暢度高、語音識別快、穩、準;場景化編程獨樹一幟;續航能力不錯
主要短板:車道居中保持能力稍弱;高速隔音仍有改善空間